老人去世的注意事项

人在去世前会流泪,是辞行泪,即使是昏迷的人那一瞬间也会睁眼…这个其实是正常的生理反映,然后就离开了,要是眼睛没闭上,要帮他闭上。

一般人走时会解大小便,除非已经有几天没有进食了…这就是清理肠胃,什么污秽都不带走,所以走前最好不要穿裤子,垫点类似尿不湿一类的东西…

人走前的最后一口气是吐出所有的污秽…这口气阴气很重,所以身体不好的人不要在旁边,最好稍微远一点,因为吸了这口气很容易生病…小孩子都说能见鬼的,尤其还不会说话的,所以避开一下比较好,但是不至于送到别人家去,当时避开就好了…

然后热水擦净老人身体,穿上装老服,几个人要配合好,因为男的身体僵硬比较快,这一切要在1小时内完成…都穿好后,排行老大的要拿一面镜子给老人从头到脚照一下,告诉老人都穿好了…这面镜子留着,等遗体告别后,去火化前,由女儿来摔碎…

——————————————————————

广州24小时提供殡仪一条龙服务 

广州24小时提供殡仪一条龙服务 
1.24小时供购从往生地点引灵魂回家的一切用品(大香、路票、买路钱)
2.在家里的竖灵用品(放大相、白布、香、香炉、纸、蜡烛、等)
3.24小时供购寿衣、寿被、头枕、脚枕、陀罗被(亦叫解难被)、路引、后辈发财被、红 白被、黄白被等等
4.白布、黑布、红布、白花、孝衣、等等戴孝用品
5.回礼手巾包(吉仪)
6.骨灰盒、骨灰盅、大金塔(装全骨用)
7.瓷像、炭相、放大相(竖灵、出殡专用)
8.刻墓碑、骨灰盒刻字、骨灰盅刻字
9.正果万安园合作单位(可预约去墓园看墓地)
10.四会聚福宝墓园合作单位(可预约去看墓地)
(一)、服务项目:
代办死亡证、上门设置灵堂、告别厅预定、火化炉预定、订送花圈、寿衣、寿被、骨灰盅、遗像放大、安排车辆接送、提供戴孝、入殓、取灰、骨灰寄存、下葬、转红、上位等服务。全过程均有专业礼仪师陪同指导。(二)、工作准则:服务至上,文明用语,接听耐心,记录准确,处理及时,操作规范,完整归挡。(三)、承诺:价格透明化、消费自愿化、服务人性化、技能专业化,以人为本、诚信服务原则,尽较大努力提供殡葬礼仪服务。为了加强服务质量和提高公司信誉度,一律实行告别仪式后结账。(四)、服务宗旨:以便百姓、利百姓、为百姓、节约薄利为宗旨。 坚守承诺,服务周到,使您放心满意,放松您沉重的心情,顺利把丧事办好。

殡仪咨询 订做寿衣 遗像制作 遗体接运 遗体整容 灵堂布置

你希望在你的葬礼上放什么歌?点赞最多的竟是“超级玛丽”……

你希望在你的葬礼上放什么歌曲?网友点赞最多的竟然是“超级玛丽”……

对许多人来说,葬礼上的“哀乐”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生者对逝者的依依作别,甚至是对生者的疗愈。如果已经逝去,你希望在你的葬礼上放什么歌曲?记者发现,相比在葬礼上播放传统的哀乐,如今越来越多人注重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会选择逝者生前钟爱的歌曲。而在网络上的调查显示,点赞最多的回答竟然是选择“超级玛丽里掉沟里时发出的音乐”。

广州市殡仪馆告别室。

广州市殡仪馆告别室。

故事1:一首《抚仙湖》送别逝去母亲

清明前夕,小吴(化名)的母亲因病去世,当亲友们聚集在广州市殡仪馆送她最后一程时,一首李健的《抚仙湖》悄然响起。这首音乐如与逝者轻诉别离一般,阐述着亲友们的心中话,也抚慰着亲友们的心。

“我母亲生前特别喜欢李健,还特意去听过他的演唱会。这首《抚仙湖》意境特别好,我母亲非常喜欢,尤其是管弦乐的版本,刚好又切合告别仪式上的氛围,所以我们家人一番商议之后,就用了这首歌代替哀乐为母亲送别。”小吴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一直都不喜欢传统的哀乐,感觉让人听了之后只会更加压抑而悲痛。

与传统的哀乐不同,这种个性化的告别音乐已非第一次在殡仪馆中响起。甚至在小吴参加的多场告别仪式上也并非首次,早在9年前参加外公的告别仪式开始,小吴家族中有家人去世时,大家都会选择逝者生前最爱的歌曲。

“外公去世时,我们为他选择了一首梅艳芳的《似水流年》;另一位亲人去世时,他指定我们告别式上要放《蓝色多瑙河》……”小吴说。

广州市殡仪馆告别室。

故事2:22岁少年葬礼上,好友们跳街舞送别

葬礼,是人们为送别至亲至爱举行的最后一场仪式,承载着对逝者的无限怀念。当22岁街舞少年阿頔(化名)2014年不幸因病去世后,朋友们在葬礼上跳起街舞为他送行。伴奏的舞曲,是阿頔生前和朋友们一起排练街舞时,听过上百遍的音乐。

阿頔生前是广州一所大学街舞团体的成员,直至因病离世前数月,还与团体里的朋友们策划编排着不久后公演的街舞节目。为了纪念他,阿頔的亲人和朋友在告别仪式上增加了这一特别的环节,以街舞为阿頔送行。

当天,朋友们含着眼泪投入地跳起了熟悉的舞蹈,却因为好友的突然离去过于悲伤,四肢颤抖几乎失控,勉强坚持把舞蹈跳完,悲伤充满了整个大厅。对他们来说,这段舞蹈与音乐是与阿頔重要的回忆,象征着大学四年结下的真挚友谊。以此送别,是为了表达最深的怀念与敬意。

故事3:为母亲祭扫,她特意学会了弹吉他

母亲的告别仪式上,邹女士还不怎么会弹吉他;感觉辜负母亲深恩的她此后特意去学,今年为母亲祭扫时,她抱着吉他出现祭拜区,成为祭拜区中一道特殊的风景。

4月6日上午,这一幕发生在银河园的无烟祭拜区。与其他拜祭群众一样的是,邹女士准备了寻常的鲜花、乳猪和生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抱着一把吉他,面朝着父母的遗像,五指把弦,一手握着拨片,轻轻颂唱着《起风了》的旋律:“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也沉溺与其中梦话……”

47岁的邹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十分钟情于音乐,生前曾手把手教她弹吉他,但她学得不认真,母亲死后,她才开始用心钻研。“除了这首很火的《起风了》,我还准备弹奏《真的爱你》,给母亲听听。”邹女士笑着说。

值得一提的是,与不少人仍选择焚香祭拜不一样,邹女士几年前就选择了无烟祭扫,如今这一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最想放什么曲子?网友赞最多的是“超级玛丽”

广州市殡仪馆告别室。

广州市殡仪馆告别室。

如果已经逝去,你希望在你的葬礼上放什么歌曲?有意思的是,在知乎上,这个问题获得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其中在众多回答中,“超级玛丽里掉沟里时发出的音乐”成为点赞最多的答案。在两个类似问题的作答中,该答案在一个问题中获得了2900次点赞,另一个则获得了2200次点赞,均高居榜首。

据悉,该音乐出自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是任天堂公司开发并于1985年出品的著名横版过关游戏,同时也是众多年轻人共同的回忆。考虑到这段“掉沟里”的音乐太短,有网友甚至还想出了循环播放的模式。

对于网友的该回答,小吴表示,她在为逝去的亲人选音乐时,往往会先考虑是否是逝者喜欢,另外则会考虑现场送别的亲人都比较熟悉,并且与告别仪式上的气氛合适。不过,对于网友选择超级玛丽的音乐,她也并不反对:“这样回答的应该都是年轻人吧?其实游戏也是人生,估计告别式上放这首曲子的话气氛会变得更加轻松,不会让人难受。轻松也是一件好事情,只要家人和朋友能接受就成。”她说。

记者从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了解到,对于选择个性化音乐,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尊重家属的意愿。“当然,我们不建议放不合适的音乐,建议要适合告别式的氛围。”该负责人称,播放个性化音乐的服务是免费的,但家属应事先与工作人员沟通好,最好能事先提供音乐,以便进行播放调试。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秦松、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陈忧子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王典

现代殡葬观念渐入人心 中国殡葬专业人才受青睐

一位已过世的老人躺在担架上,一旁的家属满脸凝重。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手套和口罩的李鑫鹏与家属交流致哀,进行遗体收验后,和搭档轻轻地将逝者移入袋中,小心翼翼地送入车内。

这是桂林市殡仪馆遗体接运工李鑫鹏,参加首届广西殡葬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操画面。11月14日至15日,该项竞赛在柳州市殡仪馆举行,设有遗体防腐整容、遗体接运、公墓管理三个项目,90名殡葬行业人员参赛。

“很多人以为接运工是力气活,但作为首次与逝者家属面对面打交道的‘窗口’工种,并非如此。”21岁的李鑫鹏介绍,工作一年多他已“经历”各种死亡,如意外去世分离的遗体、高度腐烂的遗体等。工作时要顾及逝者家属心情,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还要完成遗体收验、告知注意事项等工作。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于与死亡有关的事物都避而远之。因此,殡葬行业从业者也让人忌惮,甚至遭遇冷眼。

“有次我打出租车到殡仪馆,司机一听脸就垮了,问我要利是去晦气。”柳州市殡仪馆遗体整容师张艳秋回忆道,这让毫无准备的她措手不及,难过不已。

曾遭不受待见,但已工作8年的张艳秋对职业有着自己的体悟。“能让逝者通过我的化妆安详地离去,这是一份荣幸。”29岁的张艳秋表示,现在越来越多人接受现代殡仪服务,对殡葬行业从业者也更加尊重。

张艳秋和李鑫鹏都是“科班出生”,二人都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张艳秋称,他们很多同学,都在这一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统计,2018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3.95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1.9%。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死亡率和死亡人口也会出现相应的增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革新,现代殡葬观念渐入人心,在送逝者离开的最后一程,需要更多专业、高素质的殡葬人才提供服务。

中国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殡葬服务机构共计4043个,殡葬服务机构职工8万人,其中殡仪馆职工4.6万人。目前中国仅有5所高校开设殡葬相关专业,每年毕业学生不足千人,难以满足行业需求,专业人才十分紧俏。

今年9月,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首次对外招收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报名火爆,且学生刚入学已被用人单位“预定”。

对于殡葬专业人才如此受青睐,已从业17年的广西殡葬行业协会殡仪专业技术部副部长万静并不奇怪,“专业、高素质的殡葬人才难招,基本靠‘抢’”。

《广西壮族自治区殡葬事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显示,2017年底统计,广西殡葬从业人员共1886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08人,占比16.3%;殡葬一线职工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和专业水平偏低,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

万静表示,广西相关部门希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竞赛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同时致力于创造更好的平台,提高行业待遇,吸引优秀人才。

对于未来,李鑫鹏有着清晰的目标,“现在我们还是在误解中生存,我想尽自己一份力,展现殡葬从业者积极、阳光的一面,扭转外界的看法”。

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召开“惠民礼葬”方式成热点

让逝有所安,已成为殡葬综合改革施政所向。今天(11月28日),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山东省临沂市的农业大县沂水县召开。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在会上强调,“要把‘逝有所安’纳入基本民生保障链条,努力把每个人的‘身后事’办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殡葬需求。”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会上沂水县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措施极受关注,民政部对相关措施进行了重点介绍与梳理,与会代表还专门参观了沂水县公益性公墓及移风易俗教育基地。
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现场。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摄
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山东面临的殡葬问题日益凸显。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向与会者介绍,近年,山东各地普遍实行惠及全民的殡葬惠民政策,平均每件丧事减免1000 多元,绿色殡葬每年为群众节省丧葬花费 6.3 亿元。
实际上,之所以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选择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召开,正因为这里是全国殡葬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有重大的创新惠民举措。沂水县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实施了一整套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措施。新京报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两年多来,沂水县对具有本地户籍、在沂水去世的居民,全部免除殡葬过程中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公益性公墓使用费、墓碑及刻碑费,费用由县乡财政承担,让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办好“身后事”。同时,在“惠民礼葬” 的基础上,沂水县顺应乡风民俗,增加仪式感,用举办“追思会”和逝者道别。
这样做的成效是,截至2019年11月27日,沂水县逝者家庭户均减负2.5万元,累计节省社会殡葬支出近5亿元,节约土地600多亩、木材2万多方。同时,为了把好事办好,沂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为主”“三不准”“三严禁”。即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攻心说理为主;不准强制、不准一刀切、不准搞平坟运动;严禁制作和使用大棺材、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坟建墓、严禁个人和集体租售土地作为墓地。
目前,沂水殡葬改革已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写入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另据介绍,山东省计划到明年年底,每个市县建成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每个乡镇至少建成2-3处乡级、村级节地生态绿色公墓。发挥8.6万个红白理事会和4.4万个村(居)文明实践站宣传服务作用,弘扬优秀殡葬文化,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文明节俭办事。
会上,获得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的江苏、江西、云南等10个省市县民政部门,分别介绍了殡葬综合改革的相关工作经验,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沂水县公益性公墓及移风易俗教育基地。据了解,目前农村70%-80%的陈规陋习就集中在殡葬环节,对于这次民政部推荐的10个省市县的殡葬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新京报乡村频道将持续跟踪关注。

广州的丧礼习俗

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黄国声 

  在上世纪初,广州民间丧礼习俗中的最后环节,就是题主,在广州则叫作点主。点主的仪式隆重讲究,丧家十分重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一礼俗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鲜为人知了。 

  所谓“主”,指的是神主牌。广州旧俗要为死者做七七四十九天的丧事,其间每七天一个内容,如上旐、家奠之类。在末七时,便要点主。丧家先请人用栗木造一个神主牌,神主牌分为两层,外层用楷书写上三行字,中间一行写上“显考讳××字××府君之神主”,如果是女的,则写“显妣×母×氏××之神主”,在其右边写上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左边一行则写上男×× ××奉祀。内层只写中间一行,左右两行不用写。不过“主”字只写成“王”字,上面空了一点,为的是待请来的有身份人士用朱笔加上一点而成“主”字,随后再用墨笔将这红色的一点填成黑色,这就是点主,而神主牌终告完成。之后,便可将神主牌供上神台,让子孙在死者的生日(生忌)、死日(死忌)以及岁时大节拜祭。 

  点主要请有身份的人来主持进行,其人称为鸿题,另外请一人为赞礼(司仪),身份可以比鸿题低些。高门大族会在鸿题之外,再请一至二人为襄题,以隆重其事,显示身份与气派。 

  请什么人做鸿题,那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是其人要与死者的地位、身份相称。其次是最好请有功名的人,如举人、进士、退休官员等,能请到翰林乃至探花、状元就更好,因为中了科举的人,除了丧家有面子之外,据说还能给后代子孙带来科举运气,光宗耀祖可期。中下家庭请不到大人物,则退而求其次,请的是学官、绅士等。但不管所请的人地位高低,例不请武官,因为武官事关杀戮,恐对子孙不利。文官而曾任刑部官职的,也不能请,嫌其带有杀气。民国初年有位大绅士冯某死了,家属打算请清远人榜眼朱汝珍为鸿题,本是十分理想的,但有人提醒,朱在考中榜眼之前,曾经在刑部当过七品小官,因而不得不放弃,而另请他人了。

在哪些日子祭拜先人?

在哪些日子祭拜先人?

(一)、 与先人相关的日子

1、 先人每年的生日(重要祭祀日)

2、 先人每年的忌日(重要祭祀日)

3、 先人去世后的第七天(头七,相对重要)

4、 先人去世后的第十四天(二七)

5、 先人去世后的第二十一天(三七,相对重要)

6、 先人去世后的第二十八天(四七)

7、 先人去世后的第一个月

8、 先人去世后的第三十五天(五七)

9、 先人去世后的第四十二天(六七)

10、 先人去世后的第四十九天(七七,相对重要)

11、 先人去世后的第一百天(百日祭)

(二)、 传统祭拜日子

1、 农历年三十,除夕(除夕祭祖,重要祭祀日)

2、 农历年初二(开年祭祖)

3、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祭祖)

4、 公历4月5日,清明节(清明扫墓、最重要祭祀日)

5、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祭祖)

6、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祖先)

7、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祭祖、扫墓,重要祭祀日)

8、 农历十月初一,祭祖节(上坟、祭祖)

9、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祭奠先人)

10、 公历12月22日或23日,冬至(祭祖,重要祭祀日)

11、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祭祖)

佩戴黑纱是为什么?

佩戴黑纱是为什么?

表示哀掉的色彩,各国有所不同。中国、日本是白色,非洲是红色,欧美是黑色,黑色显得严肃。古代穿哀服与今人大不相同,其目的在于伪装自己,以避免死神出来。古代欧洲许多原始民族中,只要有人去世,死者的亲属立刻把自己伪装起来,或在身上涂黑色泥巴,穿上干草衣服;或用黑布将全身包起来。他们的用意不外是想把死神下跑或不让死神认出来。

在古代欧洲,当一个贵族死了,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黑色丧服致哀。英国仆役在购不起丧服的情况下,提倡用一块黑纱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这种节俭易行的佩黑纱丧礼为民众所采用并传遍全世界。

丧事礼仪常识——丧葬中出殡前摔碗是什么意思?

丧事礼仪常识——丧葬中出殡前摔碗是什么意思?

摔碗其实是摔“孝盆”,只是用碗来替代吧了,大概有三层意思:

一是将孝家的丧气摔出去;

二是将众人烧给亡者的纸钱通过大地送入“ 地府”;

三是摔碎孝盆预示孝家从此不再使用,更不再发丧,而亡者一定来生转世顺利。

功德碑

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